明朝敗家子

獨孤天山

網遊小說

弘治十壹年。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   此時王守仁和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1-8 14:36

  弘治皇帝突然有壹種奇怪的感覺。
  這話……在理。
  太子何時……
  弘治皇帝雙目如炬,死死的盯著朱厚照。
  朱厚照漸漸開始找到了感覺,情緒也醞釀起來,他宛如壹個雄辯家,提高了分貝:“不對,萬物不在理,而在於心。什麽是心,百姓們要穿衣吃飯,才是心,這是人的本性,故意壓抑人的本性,而大談所謂的理,這不對。什麽是聖人之道,聖人之道很簡單,滿足人的心性,不就是聖人之道嗎?”
  “讓軍戶們吃飽喝足,給他們足夠的銀餉,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為朝廷效忠,他們便肯舍身去保家衛國,去痛擊韃靼人,痛擊倭寇。讓百姓們吃飽喝足,讓他們的耕作和做工得到足夠的報酬,讓他們養得起婆娘和孩子,他們自然肯奮力去耕作和務工。恰恰相反,用所謂的理去壓抑自己的心性,萬物從之於理,甚至還要求天下人也順從這個道理。人們想要吃喝,便認為其不懂得節制。人們想要出入車馬,則認為他們這是貪婪;官兵們想殺敵立功得賞,便認為他們不夠忠心。商賈們賺取應有的利益,便認為這是錙銖必較,乃是貪婪無度;讀書人但凡走出書屋,便認為是不務正業;什麽是理?所謂的理,便是壓抑人的本心,強要每壹個人成為聖人!”
  “可世上,哪裏有這麽多的聖人呢,於是乎,百姓們若是想要爭壹份租,便被指斥為不知廉恥的刁民;軍人們想多要壹點餉,便認為是丘八沒有忠心;商人們爭壹點利,就成了蠢蟲和奸商。讀書人們就更是談利色變!可官員們錦衣玉食,卻滿口仁義道德。於是乎,農人們不思耕種,動輒淪為流民;軍人軍紀敗壞,武備松弛;廟堂之上,只聽到仁義道德,實則卻有無數人暗中牟取私利。”
  “不去從心,不去正視人理所應當的心性,這才是最大的失德啊。就如我的父皇……”
  弘治皇帝聽得暗暗點頭,種種亂象,他怎麽會不知,太子真是長進了,這話說的好,竟是抽絲剝繭,直指出當今朝廷的弊端。弘治皇帝雖是本份的人,可做了十幾年的天子,許多事,豈會看不穿?
  難得……太子居然能說出這麽壹番道理。
  可是……啥意思?怎麽又說到朕了?
  只聽朱厚照接著道:“就說父皇,難道他就沒有本心嗎?他的本性是想要做堯舜,是想做聖君,所以他歷經節儉,勤於國政,可難道他如此,當真是因為理性?不對,他如此,也是心性所致,他想千古流芳,本質上,就是沽名釣譽,人或求利,或求名,這不是什麽可恥的事。可當今皇上,心裏想要求名,口裏卻恥於求名,他滿口老百姓,滿口愛民如赤子,其本質不過是想做堯舜罷了。”
  “……”
  壹旁的劉健拼命咳嗽,太子殿下,還真是……這算不算壹語中的?
  這話怎麽聽怎麽的不中聽,弘治皇帝拉著臉。
  生員們個個噤若寒蟬。
  朱厚照卻是洋洋得意起來,不得不說,當面將心裏的話說出來,痛快啊。
  父皇在此又如何,本宮說的難道沒有道理?
  天大地大,也大不過理。
  “因而,那位謝生員所問的何為心,何為理,其實本宮不需作答,因為答案就在謝老生員的心底,謝老生員是否有他的心性,是否口裏滿是理性,實則卻是從心去做事,這只有他自己知道。誠如父皇壹般,父皇口裏說什麽,並不緊要,可他心裏朝思暮想著什麽,答案卻是不言自明的。”
  “本宮毫不諱言的說,本宮就是個從心的人,最厭惡的,便是滿口聖人之道的人,本宮愛吃,愛玩,這是本宮的本性,何錯之有呢?再如妳們的師公……”
  “……”方繼藩面容壹肅,臉頓時壹副怒目金剛狀。
  方才看太子手撕他爹和謝老生員的時候,其實挺爽的啊。說實話,也只有這麽二的家夥,才會如此膽大包天,敢說這樣的話出來,小朱秀才,其實還是挺棒的,總是勇於面對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可是……啥意思……為啥這壹次是我?
  我方繼藩,可是有頭有臉,是開宗立派的大宗師啊。
  朱厚照顯得眉飛色舞,激動得不得了:“就如妳們的師公,方繼藩……他就懶得出奇,且滿肚子壞水,可這又如何,這也是本性,人有性情,此心性也,心性即理,心性之中有善惡之念,因而才需追求人心之善,老方,人還是可以的,缺德是缺德了壹些……可大抵也不算惡人。”
  還真是拐著彎罵人呀,方繼藩此時也只能冷笑,不好做聲。
  哼,給我等著瞧。
  朱厚照自是說的盡興,吐沫橫飛。
  角落裏,朝鮮國王很認真的聽著,同時激動地用炭筆在簿子裏飛快的作著筆跡。
  來這西山,學習了諸多現進的知識,真是令他受益匪淺啊。
  其他人則是目瞪口呆,壹個個面色僵硬。
  終於,朱厚照拍拍手道:“好了,講完了,本宮的心性又發作了,餓啦,吃魚去。”
  說罷,很幹脆的直接下臺。
  明倫堂裏頓時鴉雀無聲,大家則是表情各異。
  弘治皇帝已起身,面容上看不出喜怒,背著手出了明倫堂。
  剛剛出去,便聽到嬰兒的啼哭聲,小香香抱著方小藩,正要急急沖進來尋找自家少爺,差點沒和弘治皇帝撞了個滿懷,口裏急著道:“少爺,少爺,小姐醒了。”
  弘治皇帝凝視著繈褓裏滔滔大哭的方小藩,勉強擠出壹些笑容:“這便是方繼藩的妹子吧。”
  方小藩嗷嗷的大哭,小腿亂蹬。
  弘治皇帝有些尷尬,又是壹個熊孩子啊。
  方繼藩聽到聲音,匆匆的出來,朱厚照卻有點想溜,他屬於那種做事不顧後果,等預備著要出事的時候,便滿心想要逃之夭夭的人。
  不過,蕭敬卻將他請了來。
  朱厚照便只好乖乖的跟了過來。
  方繼藩接過了方小藩,方小藩壹見方繼藩,便樂了,嘴唇努了努,作吸吮狀,方繼藩無奈,取了奶瓶,往她嘴裏壹塞,頓時,世界安靜了。
  “兒臣……見過父皇,父皇怎麽來了?”
  方繼藩也忙道:“臣和臣妹壹道兒見過陛下,吾皇萬歲。”
  弘治皇帝背著手,眺望著這西山,西山已經變了樣子,農家樂的出現,使這裏出現了壹條商業街,商業街和書院用高墻隔開,可從墻的這壹邊,依舊可以聽到墻外的人聲鼎沸。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淡淡道:“朕是來給妳們報喜的。”
  說著,他朝蕭敬看了壹眼。
  蕭敬會意,連忙將奏疏交給朱厚照看。
  朱厚照飛快的看過,頓時喜上眉梢,樂呵呵的道:“老方,大捷,大捷了,唐寅厲害了,倭寇盡滅,咱們備倭衛水師……”
  方繼藩忙接過奏疏,低頭看了壹眼,壹下子,渾身舒暢,心裏的壹塊大石終於落地!
  戚繼光,厲害了啊,他的練兵之法,還真是專治倭寇各種不服。
  這壹場大捷的意義,自是非凡無比,形同於大明終於尋到了克制倭寇的方法。
  弘治皇帝這才終於露出了笑容,道:“朕來此,本是要三顧茅廬,想問壹問,妳們是如何操練出備倭衛,有什麽克敵制勝的法寶。可現在……”
  說到這裏,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朱厚照壹眼,意味深長的繼續道:“朕聽了太子的壹席話之後,大抵是明白了,這就是所謂的心性……是嗎?讓人吃飽喝足,使軍人無憂,他們自然敢奮不顧身,為朝廷效死?這些話,倒是也有道理。”
  朱厚照立即道:“兒臣慚愧,兒臣說的不好。”
  心裏自是嘚瑟無比。
  他此時自然是狂喜的,想著備倭衛居然吊打倭寇,能不樂嗎?
  弘治皇帝此時反是嘆了口氣道:“滿朝諸公,不如妳們二人啊。”
  “尤其是方繼藩……”弘治皇帝朝方繼藩微笑道:“方卿家勞苦功高,這唐寅等人,當初都是妳舉薦的,朕萬萬想不到,他們竟是獨當壹面的賢才。”
  方繼藩則繼續低頭看著奏疏,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這是完勝啊,四百多倭寇,雖是逃了壹些,可其余之人,幾乎盡誅。
  方繼藩連自己都覺得不可置信。
  冷兵器時代,能有這樣的戰果嗎?
  這些倭寇,真的很弱雞啊。
  他壹時恍然。
  弘治皇帝提高聲音道:“方卿家。”
  “臣在。”方繼藩才打起精神。
  弘治皇帝壹臉認真地道:“朕在說妳勞苦功高。”
  “還好。”方繼藩回答道:“臣想到能為陛下效力,整個人便激動得不得了,渾身愉悅舒暢,所以談不上勞苦,因為臣在這個過程之中,很幸福。”
  方繼藩眨了眨眼,努力的做出幸福之狀。
  弘治皇帝樂了,欣慰的看了方繼藩壹眼,雖然他知道方繼藩的話有些誇張,不過……這話中聽。
  比太子的話,中聽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