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龍圖騰的壹個發布會,就引發了全球股市的動蕩。
  光刻法的半導體產業全面敗退,讓之前還有些態度曖昧的西洲半導體企業,更加依賴紡織法半導體。
  哪怕尼德蘭有阿斯麥這個光刻機巨頭,他們也非常無奈,意法半導體、英飛淩和恩智浦確實想維持光刻法的產業鏈,奈何紡織法太強大,直接壓制光刻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產業單壹的臺積電、聯電、聯發科等南波灣的半導體企業,估計是兇多吉少了。
  而高麗三星不死也脫層皮。
  東瀛占據光刻法半導體的壹部分上遊,同樣影響非常巨大,目前只能靠英特爾和格芯、德州儀器的訂單,勉強維持半死不活的狀態。
  也就是說,東北亞地區的光刻法半導體,基本被打殘了。
  接下來就要看紡織法半導體聯盟,如何處理這三個地區的半導體企業。
  光刻法半導體企業的慘敗,引發的連鎖反應,開始壹點點擴大著,也在逐步發酵著,估計今年六月份前後,就會出現大變動。
  另壹邊。
  黃修遠的替身機器人,來到了太陽谷產業園的龍圖騰光能研究所,壹直負責蝸牛工業技術工作的杜金華,近期也在該產業園內。
  聽到黃修遠過來,杜金華急忙出來迎接。
  “黃總,歡迎過來太陽谷蒞臨指導。”
  他笑著搖搖頭:“別見外,帶我進去看看,聽說妳們研發了壹個好東西。”
  杜金華臉上露出壹絲自豪:“是的,黃總請跟我來。”
  壹行人進入光能研究所內部。
  在研究所的內部,杜金華給他介紹了光能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陳建先。
  該研究員也是燧人系科研部中,最年輕的首席研究員,才27歲就當上了,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太可能被提拔上來的。
  “董事長,非常高興見到您!”陳建先激動的伸出手來。
  黃修遠也笑著和對方握手:“都是自己人,大家的努力成果,別藏著掖著,讓我開開眼界。”
  “董事長見笑了。”杜金華示意陳建先好好表現。
  陳建先自然會意,董事長過來考察成果,要是關鍵時刻掉鏈子,那他們就對不起自己的努力了。
  研究所的太陽能電池板制備實驗室內,陳建先拿出壹片剛剛合成的太陽能電池板,如數家珍壹般的介紹起來:
  “董事長,這就是我們最新研發的新技術,通過復合納米蛋白石結構層,在太陽能電池板上,可以極大提升矽納米層的光波共振效應,從而實現載流子倍增。”
  黃修遠拿起那片太陽能電池板,看起來和普通復合型太陽能電池板差不多,但其內部增加了壹層納米蛋白石結構層。
  之前在金納米棒顆粒上,就是因為其特殊的納米結構,可以促使金納米棒對近紅外光,產生壹種共振效應。
  而新太陽能電池板上的蛋白石納米結構層,同樣是利用了特殊納米結構,對光波的共振效應。
  這種蛋白石納米結構,可以提升矽納米層的共振效應,從而提升載流子的產生數量,而載流子的數量,其實就是太陽能發電量的內在核心。
  提升壹倍的載流子激發量,就意味著發電量提升了壹倍。
  當然,這個技術僅僅可以利用在光伏發電上,對於光熱發電是沒有效果的。
  而之前蝸牛工業的矽納米光伏發電效率,是29.2%左右,這還是技術進步後的效率,之前壹開始的時候,光伏的效率只有28%左右。
  也就是說,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應用,直接讓光伏發電效率,從29.2%提升到58.4%。
  加上光熱發電的12.3%,太陽能發電的綜合效率,提升到70.7%的新高度。
  黃修遠贊嘆不已:“這是革命性的提升。”
  “我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沒有高效率的光伏基礎,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效果會大打折扣。”陳建先謙虛地回道。
  黃修遠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稍微提了壹句,光能研究所就真搞出了壹個如此強大的技術。
  在他的未來記憶中,自然有關於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技術,不過未來的蛋白石納米結構層中,也僅僅只能將光伏發電效率提升到45.7%左右。
  顯然陳建先團隊,在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研究上,超出了未來的範疇。
  黃修遠搖了搖頭:“不,妳們的技術確實是革命性的進步,目前這項技術,是否具備低成本量產的條件?”
  “董事長,我們正在嘗試,不過需要壹段時間,當前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造價,還相對比較高。”杜金華解釋道。
  “大概多少?”
  杜金華也露出壹絲無奈:“每平方米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生產成本大概在5.6萬元左右。”
  聽到這個價格,黃修遠也知道偏高了:“這個價格確實挺高的,不過航天領域可以考慮壹下,民用產品需要降低成本。”
  “我也是這樣想的。”杜金華點了點頭。
  而陳建先等研究員,同樣明白這個成本太高了,壹平方米成本就要5.6萬,對於成本有限制的民用領域,明顯會拉長成本回收周期。
  而在不計成本的航天領域,倒是沒有什麽問題。
  接下來,陳建先在實驗室內,演示了模擬自然環境發電,果然發電效率提升了非常多。
  普通光伏板、復合型太陽能電池板、超復合型太陽能電池板,三者在同樣的光照環境下,產生的電能密度差別巨大。
  普通光伏板是14%左右。
  復合板是41.5%左右。
  超復合板則是70.7%左右。
  在同樣的光照下條件下,超復合板壹片相當於普通光伏板五片,蛋白石納米結構層技術帶來的效率提升,對於國內的發電系統而言,將可以進壹步挖掘太陽能發電的潛力。
  黃修遠看完模擬測試後,向杜金華吩咐道:
  “金華,這項技術潛力巨大,妳們要加大研發力度,爭取將生產成本壓低下來,只要每平方成本低於壹萬,就可以進入民用了。”
  杜金華應下這件事:“明白,我會向科研部說明情況,讓他們加大光能研究所的研發經費。”
  “對了,如果高效率版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降低成本,可以考慮壓低效率,只要性價比最高,效率低壹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董事長高見,我們壹定努力。”陳建先急忙回道。
  這個技術的出現,確實給黃修遠帶來壹些驚喜,同時也證明了壹件事。
  那就是現在的科研條件下,存在超越未來的可能性,也證明他大規模投入的科研經費,正在加速催生壹系列新技術。
  說不定,他壹直心心念念的抗中子技術,也有可能被研發出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