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技崛起

牛家壹郎

科幻小說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連道路兩邊的知了似乎都熱的受不了只能時不時的發出壹聲聲毫無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2章 建設月宮基地

宇宙科技崛起 by 牛家壹郎

2023-9-4 22:09

  伴隨著魏望第壹個走出後羿號登上月球,其他的宇航員們也開始陸續的走出後羿號,有的是直接蹦蹦跳跳的走出去。
  在月球上,穿著笨重的宇航服走路其實是很慢的,最舒服和簡單的反而是跳著走路。
  因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壹,人即便是輕輕的壹跳,也要完勝地球上,能跳的更遠、更高。
  也有開始駕駛著壹輛輛的月球工程車的宇航員,壹輛輛月球工程車都是星海科技這邊特制的工程車。
  即便是在沒有空氣的月球依然能夠非常完好的工作,並且月球工程車的駕駛艙還是移動的生命艙,如果遇到晉級的情況,還可以快速的跑到最近的月球工程車上,打開相應的救生系統,就能夠迅速的獲得氧氣。
  各種各樣的工程車、月球車不斷的開出後羿號,有的暫時先停放在壹旁,有的則是迅速的朝著四方開去,開始去探索周圍的世界。
  同時還有壹輛輛小型的私人反重力飛行器從後羿號上面迅速的升空,開始在周圍不斷的巡航,查看是否有危險的地方。
  星海科技之所以有信心在月球上面建造壹座大型的月球基地,甚至於還要在月球上面開采資源,那是因為已經具備了這種可能性和可行性。
  放在半個世紀之前,人類第壹次登上月球的時候,那個時候登上月球的所有物體質量加起來可能都還沒有現在的壹輛工程車重。
  根本就不可能說在月球上進行資源的開采、建設月球基地什麽的,因為技術無法達到,成本也根本接受不了,縱然是開采最昂貴的資源,在那個時候成本也是會高到無法仰視的地步。
  現在就不壹樣了,有了反重力技術,後羿號來壹趟月球就可以帶來十萬噸級的物資,返回地球也同樣可以攜帶十萬級噸的物資。
  這壹次過來月球,攜帶的物資和東西就足以輕松的建起壹座月球基地來,又可以攜帶大量的月球礦產返回地球。
  這就是反重力技術的強大之處,它是真正的星際時代的科技。
  以前傳統的火箭技術,它是根本不可能實現這壹切的。
  後羿號內,科學家、工程們也是迅速的忙碌起來,人人都穿上了宇航服,接下來就是最忙碌的時刻了。
  他們需要盡快將月宮基地給建好,同時對月球進行資源勘探,查找資源豐富的地區,尋找金礦、稀土礦、銀礦、銅礦等等價值含量較高的礦產。
  星海科技畢竟是壹家私人企業,雖然並不是說以盈利為目的,但還是要賺錢的,不賺錢的話就無法支撐起星海科技越來越龐大的體量,越來越深入的科學研究和持續性的發展。
  同樣只有星海科技在月球上面開采資源賺到足夠的錢了,那麽其他人才會紛紛的效仿,星際采礦業才可以真正的發展起來。
  星際采礦業,這也可以算算壹個龐大的產業。
  不同於在星球上面采礦的簡單粗放、沒有什麽太多的技術含量。
  星際采礦就可以算是壹個真正的技術活了。
  以月球采礦來說,妳首先要在月球上面建立壹個基地吧,這肯定是需要花費很多的錢,單單是構建壹個維生系統就夠妳花錢的了,其次妳還要建設月球工廠,對開采出來的礦產進行冶煉,不可能說直接帶著月球的礦石和泥土回地球來提煉的。
  另外月球上采礦肯定是都要大規模的使用機械化,妳不可能說指望著人穿著宇航服來給妳挖礦的,這需要購買專門的月球工程車、月球車等等。
  另外能源方面,月球這邊可不比地球,妳肯定是要配備大量的太陽能發電來獲得能源之類的才最便宜,這又可以帶動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月球采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可以帶動很多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同樣這也意味著,必須要有足夠的利潤和價值,否則大家是不會將錢投資進來的。
  只見科學家們穿上宇航服,開著壹輛輛月球車往四面八方散開,到處去勘探資源了。
  至於工程們,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建造月宮基地。
  伴隨著壹輛輛工程師不斷的開出去,同時後羿號的艙門不斷的打開,大量的用於建設月宮基地的物資被運出去。
  月球表面的溫度相差很大,白天的時候可以達到120多度,晚上的時候可以到零下近200度,如此巨大的溫差,對於月球基地是壹個巨大的考驗。
  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月球表面巨大的溫差來,否則是很容易出事情的。
  為此科學們用來建造月球基地的材料都是特制。
  所有的材料除了模塊化的設計,便於迅速的組裝起來,每壹塊墻面材料,都是使用特殊結構和特殊材料進行設計的。
  壹般的鋼鐵到了零下幾十度的時候就會變的非常脆,壹旦到了零下200度的超低溫環境,其內部的分子活性會極大的降低變的越發松弛,從而產生壹種內部應力,這種應力壹旦超越了熱脹冷縮的極限,內部結構就會碎裂,從而導致金屬的強度被瓦解。
  在寒冷的北極、南極地區,壹般的鋼鐵,輕輕壹敲就會碎掉,原理就是如此。
  月球晚上的溫度更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月球表面溫差太大了。
  所以必須使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能夠承受住這種超低溫的環境,並且能夠適應環境的巨大改變。
  同時在設計上,內部要采用真空的設計,因為熱的傳遞有熱對流、熱輻射、熱傳導三種方式,而真空的環境是具有非常好的隔熱方式。
  壹輛輛工程車忙碌不停,將大量的材料不斷的搬運出去。
  同時有大型的月球工程車在科學家們選址好的區域開始平整土地。
  原本荒涼、荒蕪、枯寂了不知道多漫長歲月的月球表面,壹下子出現了幾十輛各種各樣的月球工程車在忙碌。
  鏟車將封存了百萬年、甚至於是億萬年的月球土壤給產開、壹大塊的平整土地出現在原本荒涼的月球上面。
  接著有打樁、打地基的機器出現,迅速的鉆探出壹個個深深的地基洞,接著有工程車將壹根根特殊設計的稱重柱插進去,就形成了稱重結構。
  接著又有壹輛輛工程車將壹塊塊正面、正面的墻面運輸過來,在機械手臂的控制下,將這些墻面猶如拼接積木壹般,迅速的拼接起來。
  所有的這壹切都是已經在地球上經過了很多的練習和實驗,同時每壹個步驟都有計算機輔助系統進行輔助,每壹個材料也都是有編號。
  每壹個工程師也都有分工,完全按照計算所事先編號的程序來進行工作,整個過程看起來的時候似乎好像非常的忙碌的樣子,但卻是秩序井然,嚴格按照順序來進行的。
  僅僅只是不到壹個小時的時間,壹座房子就出現在了月球的表面,並且還在迅速的擴大,所有的壹切都如同我拼接積木的遊戲壹樣。
  標準化和模塊化的設計,再加上靈活機械手臂的幫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壹次,星海科技將生物虛擬科技運用到其中。
  工程師們甚至於都不需要用手去操控這些工程機械,直接用虛擬機控制,用意念去操控就可以了,可以做到精細化的操控。
  劉遠壹直沒有急著出去,而是在後羿號上面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
  在沒有大氣的月球上建設壹個長期的基地,方方面面需要考慮的太多了,巨大的日夜溫差,來自宇宙的輻射、維生系統、能源系統、空氣系統等等,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任何壹個細節如果考慮不周,或者是做的不夠的話,都有可能導致整個基地的失敗,也有可能會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這對於技術的考驗是非常大的。
  但好在這些對於現在科技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真正最難的還是如何將大量的物資運輸到月球,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都是小問題,根本就難不倒聰明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
  “或許應該出去走走,去看看當年阿姆斯特朗留下的登月車之類的東西,看看當年漂亮果留下的那面旗子。”
  “這些應該是不錯的收藏品,就是不知道帶回的話,會不會被他們嚷嚷著要收回去。”
  覺得有些無聊的劉遠,腦海中突然冒出了壹個弄點收藏品的想法。
  想到這,劉遠頓時就麻溜的穿起宇航服來,接著就來到新聞媒體記者這裏,準備叫上自己的老同學錢霞,壹起去看看半個世紀前留下的壹個老物件。
  新聞媒體記者們所在的客艙這裏,這些新聞媒體記者們早就已經按耐不住了,都在嚷嚷著要穿上宇航服親自到月球上面去玩壹玩、走壹走了,進行壹些相關的報道了。
  特別是卡特琳娜、羅格斯基和巴頌他們三個,他們此時此刻正各自和地球這邊聯系,極其強烈的要求著去月球的表面,留個腳印,然後將他們的國旗亮壹亮什麽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